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流动性合理充裕 资金面平稳跨过“半年考”

2020/7/3 15:17:28      点击:

本周,人民银行连续两天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尤其是在年中最后一日(6月30日)有900亿元逆回购到期的情况下,还实现资金净回笼900亿元,显示资金面已平稳跨过“年中大考”。央行表示,月末财政支出力度加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分析人士也表示,从历年半年末表现来看,随着季末财政存款投放,资金面在跨季后会边际改善。


二季度以来,货币政策虽然基调未变,但具体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却经历了明显变化。前期市场利率大幅低于政策利率水平,其中,4月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利率债质押式7天期回购利率(DR007)均值偏离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达到74个基点,“滚隔夜”加杠杆、结构化存款套利等现象抬头,监管部门加大了对资金空转的“围剿”力度。首先便是从资金面入手,通过推高短端利率压缩套利空间。可以看到,自5月下旬开始,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利率债质押式隔夜回购利率(DR001)和DR007大幅上行,月末双双突破2.0%;6月30日,上述两个利率分别为1.83%和2.30%,其中DR007已回归至7天期逆回购政策利率(2.20%)上方。


那么,货币政策边际变化对打击资金空转、套利是否产生效果?兴业研究高级分析师郭于玮表示,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每日成交量由5月份最高时的5.5万亿元左右压缩到目前的不到4万亿元,每日隔夜成交量也由最高时的5万亿元左右压缩到目前的3.5万亿元以下,占比收缩到85%左右,银行间市场杠杆拆解取得一定成效。


另外,近日,交易所资金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6月29日,上交所债券质押式回购隔夜利率(GC001)的加权平均利率达到5.51%,较上一交易日上升了231个基点;6月30日,GC001加权平均利率为5.60%,上升9个基点。连续两日创近一年半新高。哪些原因造成了交易所资金市场的波动?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背离反映出了什么?


光大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认为,回购资金节后集中到期以及跨季因素的“碰头”,是造成近日交易所资金利率起伏的主要原因。今年端午节假期给交易所带来了4天(6月25日至28日)的闭市,本应于这4日内到期的回购品种“顺延”至6月29日到期,同时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滚动续做需求。6月29日,上交所质押式回购各期限成交量共为1.44万亿元,是上一个交易日(6月24日)的1.31倍,也远超全月平均水平。


对于回购资金的跨季,张旭表示,交易所质押式回购品种采用T日交易、T+1日交收的制度,即6月29日借的隔夜回购,将于6月30日到账,并于7月1日还钱交收,该笔资金形成了跨季。


DR001近日一直维持在1%水平,说明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的状态。张旭认为,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之间的背离,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当前流动性传导的特点:一方面,交易所市场距离流动性总闸门相对较远。银行体系流动性直接由央行调控,并主要由银行传导至非银机构;交易所的资金融出方主要为非银机构和公众投资者,资金传导链条较长,故而容易出现波动。另一方面,影响交易所资金利率的因素相对较多。例如股票市场的走势常会对交易所资金面造成扰动。进入6月下半月后,随着上证综指的上涨,交易所资金利率也出现了抬升,并与银行间资金利率的走势形成背离。


展望三季度流动性,郭于玮认为,在复产复工仍需持续推进、疫情存在局部反复的风险、宏观经济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预计三季度流动性整体收紧的可能性不大,央行仍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0年第二季度例会,强调“坚持总量政策适度”和“把握保增长与防风险的有效平衡”。分析人士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原有基调,但强调总量适度,以免产生资金空转套利、金融风险积聚等“后遗症”。伴随疫情防控整体态势的稳定,企业复工复产进程提速,央行将更注重保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


从短期流动性需求看,6月中旬至7月底,将有1万亿元特别国债集中发行,加之7月向来是缴税大月,短期流动性缺口或较大。对此,郭于玮表示,在常规流动性供给方面,考虑到三季度政府债券持续缴款带来的短期流动性需求,逆回购操作或将常态化。另外,考虑到随着复产复工持续加速,积极财政政策发力将维持一定强度的财政支出,短期流动性“补水”效果或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