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藕塘泥中挖楚金币 系国家一级文物

2016-3-17 13:33:55      点击:
 

楚金币即郢爰,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黄金(1318.60, 0.80, 0.06%)货币。新中国建立以来,共发现203块,可计算的总重量为20155.02克。为研究我国货币史和古代商品经济提供了珍贵资料。

 

据了解,寿县博物馆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收藏了数量丰富的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楚金币藏量位居全国博物馆之首,这也是寿县博物馆楚文化收藏的最大亮点。

  1986213日,农历大年初四,寿县南门外周家油坊周锦好一家却特别忙碌。不是忙着过年,而是因为家里承包的藕塘太不争气,长出的藕节又细又小,卖不上价。

  寿县乡下有大年初四不出门,出门怕惹事的习俗,所以周家想趁着这机会,叫上本家的几个亲戚,帮忙把藕塘清一下,挖深一些。

  在周锦好的指挥下,大伙甩开膀子清理着塘底散落的瓦片和淤泥。将近中午时分,一个站在塘中间的人拾起一块瓦片似的东西,觉得重量和颜色不像瓦片。这时,周锦好也来到塘中间,取过一片用清水洗净,沉甸甸的瓦片在阳光照耀下立刻闪现出金色耀眼的光芒。

  大家都围过来,七嘴八舌,有说是老瓦,有说是黄铜,也有说是金子。这下热闹了,一听说是金子,大家便七手八脚,一阵哄抢。消息不胫而走,当天下午,寿县博物馆听闻此事,感到非同小可,立即向领导和上级部门汇报。

  县政府进行部署,开展征集收缴工作。经过几天努力,共从群众手中收回完整楚金币38块,另外还有部分零碎散金,共10055克,全部入藏县博物馆。无独有偶,仅过两个月,寿县南门外东津村阎圩的农民吴长银,在自家藕塘中挖出了被切凿过的郢爰和无印记金钣共125块。

  包括上述两次出土的楚金币,寿县历年出土楚金币有郢爰”148块、卢金”5块、陈爰”2块、无印金钣18块,还有部分零碎散金,共计184块,总重量近20000克。

  除了两块郢爰1卢金1块无印记金钣被调入国家博物馆和中国钱币博物馆收藏外,其余均收藏在寿县博物馆,成为寿县博物馆王牌藏品之一。

  郢爰是楚国货币的特有称谓,又称印子金,是在扁平金版上压出特定铭文的阴文印记。郢爰的字为称量的意思,字为地名,类似的货币在楚国流通的还有陈爰郑爰等,这是中国最早的黄金铸币。使用时切割成小块,称量支付。普遍含金量在90%以上,质量上好的可达99%,主要是用于大额支付和赏赐。

  因为郢爰的稀有性,除本身作为黄金和货币使用外,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价值。战国时期,楚国盛产黄金,并被当时的楚国贵族垄断。

此外,在公元前241年,秦国攻楚,楚王无奈将国都从今天的河南淮阳迁往寿春,即今天的寿县,度过了最后18年时光,因而寿春成为楚辉遗韵之地,这也是寿县境内多次出土楚金币的原因。目前,寿县博物馆收藏的楚金币数量位居全国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