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守住不发生黄金质押风险底线

2020/9/29 14:56:47      点击:

近日,北京银保监局印发《关于规范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押品管理的通知》,引导在京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规范押品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押品的信用风险缓释功能,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其中进一步明确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黄金等贵金属质押业务的要求,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黄金等贵金属质押业务划定红线。


《通知》明确提出,审慎开展实物贵金属质押业务: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实物贵金属质押业务,应配备专业设备、完善技术手段,自主开展检测鉴定、入库保管等关键环节工作;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机构,应接受在经国务院批准或同意设立的交易所托管的贵金属作为质押物,并按照交易所规定办理质押手续,质押合同未到期前贵金属不得出库。


该《通知》是国家强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一项重要举措。原因在于北京银保监局在市场监管中发现,部分机构的押品融资业务存在个别押品集中度过高、押品尽职调查不审慎、抵押手续办理流程不严谨等问题。特别是个别机构所接受押品被证实造假,反映出其押品管理和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缺陷。


从黄金质押业务来看,近年来已发生质押贷款额超过百亿元的大案两起。2017年,河南灵宝市故县镇的博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搀假黄金骗贷案曝出,博源矿业通过金砖中掺钨,骗取银行贷款超180亿元,19家银行涉案被查。2020年武汉金凰黄金质押案持续发酵。武汉金凰通过质押假黄金并以保单增信,涉案假黄金达83吨,金凰被上海黄金交易所取消会员资格。


两起大案均曝露出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在业务开展不规范及内控管理存在诸多缺陷等问题。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贷前调查不尽职、贷款审查不严格、贷后管理缺位。由于监管的缺失,也使黄金质押业务受到质疑,给黄金行业造成信用困扰。尤其是近年来,黄金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机构及个人均把黄金作为财富保值增值及融资的重要手段,黄金流转和变现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催生了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黄金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开展了黄金质押业务,不仅解决了实物黄金的流动性问题,也给银行增加了经济效益。由于黄金是一种兼具商品和货币属性的资产,黄金比其他票据及房产更有优势,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更青睐黄金质押业务,导致业务开展盲目激进,对具体业务的流程未能做到完全合规。因此《通知》也明确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贵金属质押业务划定红线,银行业金融机构如开展实物贵金属质押业务,必须配备专业设备、完善技术手段,并能够自主开展检测鉴定和入库保管等关键环节工作,提出实物贵金属押业务开展务须“审慎”。


该《通知》只是北京银保监局对在京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规范和引导,而黄金等贵金属质押业务开展广泛,遍布全国,各地监管机构有必要仿效北京这一作法,严格规范业务开展资质和流程,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这一底线,使黄金的金融价值得到更有效的发挥。